• 首页
  • 中心概况
  • 师资队伍
  • 教学平台与设备
  • 教学研究
  • 科学研究
  • 虚拟仿真实验
  • 下载中心
实验教学大纲
  • 实验教学大纲
  • 教改项目与论文
  • 出版教材
  • 学生科创成果

《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》实验教学大纲

一、课程性质和任务

《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,该课程主要涉及遥感成像的基础知识、航卫片的判读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内容。该课程在实验实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。

本课程实验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基础、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高等数学等,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,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,使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,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迅速适应社会的需要。

二、课程的总体要求

1、掌握航、卫片判读的原则、方法;

2、掌握地形图数字化和航、卫片的纠正以及数字成图的原理、方法等;

3、掌握遥感软件的使用;

4、掌握应用遥感图像进行专题地图的制作的原理和方法。

三、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

该课程实验总共27学时,其具体分配如下:

1、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    学时:4学时

2、Mapinfo的使用及屏幕跟踪矢量化    学时:4学时

3、航片的认识及判读   学时:4学时

4、卫片基本要素的认识及判读    学时:3学时

5、航空像片的转绘       学时:4学时

6、遥感信息处理软件ER Mapper6.1的练习使用   学时:4学时

7、遥感图像处理     学时:4学时

四、实验教学纲要

实验一 地形图的综合应用

实验目的:了解地形图与遥感图像的关系,熟习使用地形图,学会综合分析地形图上表达出的地貌及地理优势。

实验要求:掌握地形图的制图原理及成图的数学基础,地物、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。分析其地理优势,存在的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利用方式和利用上存在的问题。

实验步骤:

(1)地形图的判读;

(2)地形图的应用;

实验材料:各种比例尺(1:1万、1:5万、1:10万等)的地形图、铅笔、三角板、圆规。

实验二 Mapinfo的使用及屏幕跟踪矢量化

实验目的:熟悉桌面GIS软件Mapinfo的界面环境,初步掌握Mapinfo主要工具、菜单命令的使用,并在此基础上理解GIS的概念和一个普通GIS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。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、方法和步骤,熟习Mapinfo主要绘图和编辑工具的使用。

实验要求:通过本实验,能熟练使用Mapinfo软件。

实验步骤:

(1)Mapinfo的安装及启动;

(2)练习使用Mapinfo软件;

(3)屏幕跟踪矢量化。

实验材料:PC机、MapInfo软件、中国省区图数据

实验三 航片的认识及判读

实验目的:熟悉航片标志,学会使用立体镜观察立体;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航空像片比例尺的意义,在野外调绘时能实地距离换算为像片上的距离,或将像片上的距离换算为实地的相应距离;航片的调绘面积又称作业面积,是航片向重叠中线和旁向重叠中线所包围的面积(如图),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是难以将各航片重叠部分的中线绘出的,因而,为了使调查地区或一幅图内的航片互相联接起来,不产生漏洞和重叠,在调绘开始之前要划分好航片的调绘面积;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各种地理景观要素在航片上的特征,掌握各种航片判读的方法和技巧,能熟练地判读出航片上的内容。

实验要求:熟练掌握航片的成像原理及航片上的标志;掌握航片比例尺的计算方法;并熟悉航片上各种地理要素的特征。

实验步骤:

(1)航片基本要素的认识及立体观察练习;

(2)航空像片比例尺测定;

(3)航片调绘面积线的勾绘;

(4)航空像片判读。

实验材料:典型航片像对、桥式立体镜、直柄放大镜、绘图铅笔、刀片、三角板、绘图纸,地形图、透明纸、绘图笔

实验四 卫片基本要素的认识及判读

实验目的:了解卫片图像边框符号和注记的意义,通过实习记住与判读有符号和注记;认识各种地理景观要素在卫星图像上的特征。

实验要求:掌握卫片的成像原理及判读的方法和技巧。

实验步骤:

(1)卫片基本要素的认识;

(2)卫星图像判读。

实验材料:卫片、绘图铅笔、三角尺、绘图纸、放大镜、地形图、卫星图像(MSS)、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判读略图、透明纸、铅笔、绘图笔

实验五 航空像片的转绘

实验目的:使用MapInfo软件进行航空像片的转绘,掌握其转绘的方法和步骤。

实验要求:熟悉应用MapInfo软件进行航片的转绘成图。

实验步骤:

(1)航空像片的配准;

(2)航空像片的转绘。

实验材料:扫描的航空像片(大弓村)、大弓村地形图、三角板、计算器

实验六 遥感信息处理软件ER Mapper6.1的练习使用

实验目的:掌握常规信息系统软件的安装及一般软件的使用逻辑;了解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 Mapper的结构及功能;掌握ER Mapper软件的菜单栏和工具栏所提供的功能;初步熟识ER Mapper软件的使用。

实验要求:掌握ER Mapper软件的安装及软件的启动;熟识ER Mapper软件的菜单栏和工具栏;了解ER Mapper软件的功能及其特点;掌握软件使用的逻辑步骤。

实验步骤:

(1)软件的安装;

(2)软件的练习使用。

实验材料:PC 机、ER Mapper软件安装盘、练习数据源(主要是MSS、TM等各种数据源)

实验七 遥感图像处理

实验目的:了解遥感图像光学合成的原理;理解遥感图像处理的步骤及主要方法;了解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的方法;了解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。

实验要求:掌握遥感图像的预处理过程及遥感分类的方法和步骤;掌握专题地图的制图过程及编制的方法和技巧。

实验步骤:

(1)遥感图像的光学合成原理的理解;

(2)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;

(3)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;

(4)遥感图像变换;

(5)遥感图像分类;

(6)专题地图的制作。

实验材料:PC机、遥感数据

五 实验考核方式

根据在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成果、出勤状况等,给每个学生评定出优异、优、良、中、差五个等级。最后根据相应的换算比例转换成百分制。

上一条:《植物营养学》综合实验教学大纲
下一条:地质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

四川农业大学省级资源环境与生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· 版权所有
电话:028-86290986  欢迎访问本站